内江市农业农村局为促进农民工、高校毕业生和退役士兵等各类人员返乡下乡创业,不断推动人才、技术、资本等资源要素向农村、农业领域汇聚,为乡村振兴培育三农发展新动能。
一是梳理落实农业优惠政策,引导返乡下乡创业。对照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促进返乡下乡创业二十二条措施》,认真梳理细化内江市促进返乡下乡创业的各项农业优惠政策。鼓励发展粮食生产,对种粮大户每亩给予种粮补贴40-100元;支持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协调流转土地,并向上推荐申报国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及省级家庭农场示范场,评为国家级示范社补贴30万元,评为省级示范场补贴10万元,评为市级示范社奖励5000元;支持参与内江黑猪产业发展,对建设一个养殖单元给予一次性财政补贴20万元左右;对符合条件的返乡下乡涉农创业者,可推荐免费参加由农业部门和大专院校联合举办的现代青年农场主或农业职业经理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等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申报三品一标认证,对符合条件的经营主体,授权使用甜城味农业区域共用品牌;将启动农民技术职称评定,颁发技能证书。
二是扶持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带动返乡下乡创业。着力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制定相应的配套扶持政策,大力扶持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开展多种形式的农业规模经营和社会化服务,在土地流转、经营主体审批、园区入驻、项目申报、资金扶持、技术支撑、评优评奖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目前,全市已流转土地67.2万亩、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2481个、家庭农场1481个,全市有国家级农民示范专业合作社12个、省级农民示范专业 合作社75个、市级农民示范专业合作社131个。
三是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激发返乡下乡创业内生动力。继续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全市共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基地80个,农民田间学校31个,学员实训基地48个。各县农广校深入生产第一线,了解农民需求,摸清种养大户状况,多渠道收集农民致富典型、返乡农民工、复员转业军人、科技示范户等培训对象信息,建立完善学员档案,积极主动地融入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工作中,积极作为、全力参与,努力发挥全市2个A级校和2台流动教学车的优势,广泛开展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为主体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
四是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为返乡下乡创业提供产业支撑。按照建设成渝经济区绿色优质农产品基地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之产业振兴规划,紧紧围绕全市12345现代农业产业提升行动、351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方案、农业产业化项目、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等产业发展规划,积极发展前景良好、收益稳定的血橙、无花果、内江黑猪、特种水产等特色农业,目前全市发展柑桔52万亩、无花果5万亩、内江黑猪150个单元、稻田综合种养面积10.2万亩。
五是加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返乡下乡创业。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于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充分发挥部门职能和技术优势,用心、用情、用力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支持与服务。做好涉农政策及土地流转、农业环保、农业保险、金融扶持、项目申报、资金奖补等优惠政策的宣讲;同时为返乡创业者提供规划建议,派出农技专家指导创业,鼓励发展以农耕文化为主题的休闲观光农业,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目前,全市已建成休闲农庄12个、农业主题公园15个、农家乐320家,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有力推动了全市返乡下乡创业。
“创业内江·创美甜城”创新创业大赛训练营
“创业内江·创美甜城”创新创业大赛训练营
Copyright © 2017-2023 四川农村创业就业网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12672号-1 技术维护:四川兴农联合网络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黄瓦街51号 028-86980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