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大业,人才为本。作为秦巴山区连片扶贫开发贫困县,岳池农村经济欠发达,常年外出务工青壮年比例超过总人口40%。为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岳池县扎实做好“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这篇大文章,创新“岗编分离、县引村用”模式,用三年时间公开引进150名专业人才到村工作,弥补乡村专业技术人才短板,蹚出一条乡村引才新路子。
盘活编制,锁定专业引才入村。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习近平总书记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提出了一系列人才思想。其中“鼓励引导人才向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和基层一线流动”的重要思想,明确指出了新时代人才流动的新导向,具有深刻的政治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近几年,随着脱贫攻坚深入推进,岳池农村基础设施大为改善,“天堑变通途”,农村创业机会大量涌现,然而,一些贫困农村又陷入另外一个困境:那就是“缺人”——缺少有一技之长的专业技术人才,更缺少有知识、有情怀、愿意带领村民共同致富的年轻“能人”。为解决乡村振兴人才困境,岳池县发挥编制源头性资源的作用,创新“岗编分离”管理模式,统筹乡镇空闲事业编制招考急需紧缺专业人才,探索跨乡镇调剂使用编制,重点向脱贫攻坚深度贫困村和乡村振兴示范区倾斜,释放编制红利吸引专业人才扎根基层。试行“县引村用”引才模式,实地调研了解乡村用人需求,编制文化旅游、农林牧渔等7类专业引才目录,精准契合乡村发展需求。按照“逢进必考”原则,参照事业人员公开招聘程序面向社会公开引进乡村振兴人才。引进人才按专业分配到村工作,全部纳入村级后备队伍管理,畅通智力、技术、管理下乡通道。在村工作5年后根据工作需要可到相应事业单位工作,确保招聘时“引得来、引得好、下得去”,到村后“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期满后“有经验、有前途、有潜力”。启动“引才入村”计划以来,累计报名人数达1356名,岗位招录比最高达1:23,经笔试、面试等环节引进乡村振兴人才96名,让“雁难留”变成“凤还巢”。
因村派人,岗位吸附量才器使。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岳池把人才作为乡村振兴“第一生产力”,突出因村精准派人,统筹安排到“五类村”工作,让引进的急需紧缺专业人才在广阔农村天地一展身手,在基层深厚沃土中书写青春。让引进人才在提升组织力中挑重担,选派12名党员人才到软弱涣散村担任支部书记或副书记,聚焦五个基本,协助支部抓实党建工作,通过政策宣讲、感恩教育、优化便民服务等,全面建强基层战斗堡垒。让引进人才在乡村治理中扛大梁,选派10名乡村治理人才到人居环境较差村工作,聚焦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协助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建设美丽宜居乡村。让引进人才在产业发展中当领军,选派48名经济人才到集体经济薄弱村工作,聚焦优势产业,盘活农民土地,引进优势产业,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让引进人才在文旅发展中唱主角,选派12名文化旅游人才到文旅发展重点村,聚焦文旅融合发展,创办文化公司,策划开展樱花节、元宵灯会等乡村旅游节会,助力乡村转型发展。让引进人才在基础建设中显身手,选派14名规划建设人才到深度贫困村,聚焦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盖好房子、修好路子、建好园子,推动整体脱贫摘帽。经过实践,引进乡村人才通过真心实干赢得乡镇党委和群众一致称赞。
严管厚爱,打造洼地聚才筑梦。岳池历来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为人才发挥聪明才智创造良好条件,营造宽松环境,提供广阔平台。在人才管理上,每月实行清单任务管理,月初梳理下发重点任务清单,明确人才到村工作任务。每季度实行积分考核,建立可查询的电子积分卡,实行季度评比,量化管理,用“加、减”分制度倒逼引进人才潜心在村发挥作用。在人才培育上,开展岗前培训,高规格组织引进人才赴市外乡村振兴示范基地进行岗前培训,通过“住在村里、学在田间、论在庭院”现场教学方式,与村两委干部“同上岗、同作息、同劳动”,了解村级组织运行情况,提高岗位适应能力。实施影子跟岗培养,对引进人才进行建档管理、跟岗培养,在乡镇明确一名班子成员作为联系培养人,通过“看、听、问、思、议”,观察群众方法、思考决策行为、交流跟岗感受,确保迅速进入工作角色。在人才激励上,注重政治激励,鲜明一线用人导向,对工作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引进人才,优先重用、晋升职称等级,优先纳入村两委换届及乡镇领导干部后备人才培养。注重待遇激励,引进人才除享受乡镇事业人员工资、乡镇工作补贴等待遇外,认真落实住房、年度体检、年度休假等保障措施。注重精神激励,挖掘和培树先进典型,扎实开展“季度标兵”评选活动,涌现出“金牌讲解员”林小雯、“荷花书记”李世燕等一大批先进典型,充分激发乡村振兴引进人才队伍主动作为活力。
(作者系中共岳池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Copyright © 2017-2023 四川农村创业就业网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12672号-1 技术维护:四川兴农联合网络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黄瓦街51号 028-86980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