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是一种生长快、用途广的植物资源、生态资源和文化资源。四川竹类资源十分丰富,面积达到1752万亩,居全国第一位。多年来,四川竹林面积得到较快增长,但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滞后,存在缺乏竹新种质人工快速创制技术,缺乏优良的竹浆造纸、竹编竹工艺、竹笋等专用竹新品种,缺乏适用于现代竹产业链的培育技术创新体系和满足多样化需求的竹资源高质化加工利用工艺和产品等诸多技术问题和技术瓶颈,制约了竹产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西南科技大学和四川农业大学等多家单位从2002年开始,依托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国家林业局等研究课题,历经16年努力和攻关,合作完成了适于现代产业链的竹种质资源选育技术创新与示范成果。该成果揭示了13个竹纤维生物合成功能基因的调控规律,解决了竹纤维定向遗传改良缺乏功能基因的难题。针对竹新种质人工创制技术缺乏的问题,构建了筛选突变体的技术体系并选育出适于现代产业链的竹新品种,解决优良专用竹种缺乏的难题。通过选育国家级竹浆造纸专用新品种,解决了竹浆造纸缺乏优质专用竹种的难题;通过选育长节间、长纤维的竹编竹工艺专用竹种,解决了高档次竹编艺术品缺乏优良专用竹种的难题;通过选育高蛋白、低脂肪的优质笋用竹种,丰富了优质笋用竹种质资源;通过选育观赏用竹种,富了观赏用竹的种类。成果系统研发优良专用竹种带蔸埋全杆快繁技术,建立了竹浆造纸专用竹的植株密度与施肥水平耦合调控模型,确定了最佳种植密度和最佳施肥量,通过研发一系列竹纤维和高纯木素产业化关键技术和产品,广泛用于农业、国防、环保等多领域,实现了竹纤维和木质素高附加值利用。成果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4项,国家级良种2个,国际竹类植物新品种登录3个,发表专著6部,论文118篇,制定行业、地方标准3项。品种及配套种植技术推广覆盖了四川宜宾、泸州、雅安、乐山等6个市11个县,以及云南、贵州和重庆等地,累计推广108万亩,并辐射到“一带一路”沿线16个国家。
适于现代产业链的竹种质资源选育技术创新与示范体系的构建,对四川构建美丽乡村风景线、发展现代竹产业、改善生态环境、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推动脱贫攻坚和加快林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Copyright © 2017-2023 四川农村创业就业网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12672号-1 技术维护:四川兴农联合网络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黄瓦街51号 028-86980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