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现有竹林面积1752万亩,现代竹林基地706万亩,竹业综合产值261亿元,竹农人均年收入800余元。为推动竹产业创新发展,提升四川竹产业创新和核心竞争力,服务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6月28日,由四川省林学会、省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牵头,四川省林业科学院、四川农业大学等省内科技社团、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相关企业共同发起的四川竹产业科技创新联盟在眉山成立。
来自与竹产业相关的省(市、县)级学会(协会、研究会)、农村专业技术合作社、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100余家会员单位代表出席会议。
四川省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王万锟在讲话中指出,四川是我国竹子主要产区,竹资源在全省20个市(州)192个县均有分布,竹林面积位居全国第一。但我省竹产业“大而不强”困境十分明显,横比浙江、福建差距明显,转型升级发展压力巨大。四川竹产业科技创新联盟成立将推动我省竹产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发展。他强调,联盟的成立有助于解决资源分散、促进协同创新、突破瓶颈制约,推动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要努力发挥好联盟在促进协同创新、引领创新发展方面的聚合器作用。
王万锟要求,要强化创新“三性”,切实发挥联盟的独特作用。联盟凝聚了全省乃至全国竹业方面优势科技力量,将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技社团和广大科技工作者与生产企业紧密相连,构建起“企业家+科学家+金融机构”的新格局,要发挥好联盟在创新驱动中的骨干作用,关键要强化联盟的创新“三性”(引领性、系统性、整体性);要注重机制创新,推动联盟高效运转。要积极探索创新联盟任务引领机制、资源共享机制和评价激励机制;要真抓实干,把联盟重点工作落到实处。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升服务能力,真正把联盟打造成为促进我省竹产业创新发展的“助推器”。
目前,四川竹产业科技创新联盟会员单位共104家,其中省级学会(协会、研究会)16家,高校、科研院所16家,市级学会(协会、研究会)2家,县级学会6家,生产性事业单位及合作社4家,企业60家。据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慕长龙介绍,联盟旨在团结全省竹类科研工作者和生产经营者,围绕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推进林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现代竹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助力竹产业创新发展,推动四川由竹资源大省向竹经济强省跨越。
会上,四川农业大学旅游学院与四川省夹金山林业局,四川省林学会与绵阳市蜀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四川农大风景园林设计研究有限公司与四川省大渡河造林局分别签署了合作协议。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傅懋毅研究员还作了题为《中国竹产业现状与发展》的学术报告。
Copyright © 2017-2023 四川农村创业就业网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12672号-1 技术维护:四川兴农联合网络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黄瓦街51号 028-86980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