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乡创业
创业发展创业故事创业孵化

泸州农家女返乡创办家庭农场 种下创业梦

【时间:2018-08-31】 【来源:四川新闻网】 【作者:农村创业就业网】 【浏览:140次】 【字号:

00.jpg 

彭玉芳


   四川新闻网泸州711日讯(曾佐然 记者 岳东)阳光晴好,微风和煦。711日,记者来到泸州市泸县兆雅镇石龙村9组罗金滩,看到眼前是大片的葡萄和波光鳞鳞的鱼塘。游人都觉得看过了城市的喧嚣,突然觉得农家的空气格外清新。

 

  沿着葡萄园走廊进去,两旁全是不同品种的葡萄,葡萄藤覆盖,葡萄顺势生长,一串串,一簇簇,整齐排列的葡萄藤延伸向远方!“心悦玫瑰 、宝石红、京超、奶油香、水晶……”记者看到,这里的葡萄品种真不少。

 

  “心悦是葡萄的商标名,兰溪既是人名和地名简称,这是我的家庭农场梦。”葡萄园主彭玉芳一边热情地接待游人,一边介绍说,“你看,这是心悦玫瑰。”彭玉芳蹲下来,解开纸袋子,给我们介绍起来,“葡萄是无籽的,果肉香甜。”

 

  “在回家乡办家庭农场前,我跟着丈夫经营长途客车,从宜宾发车到太原、海口。”彭玉芳谈起创业经过,感慨地说,最后为了照顾父母亲和年幼的孩子,还是决定告别走南闯北的生活,回到家乡创办家庭农场。2013年,她回到家乡以每亩每年450斤黄谷流转土地248亩,开始了种植葡萄和养殖鱼的创业路。

 

  2014年,彭玉芳引进种植了“心悦玫瑰” 、“宝石红”、“京超”、“奶油香”、“水晶”等6种优良品种,发展葡萄园150亩,养鱼近百亩,以对外开放垂钓。

 

  “别的地方都是大棚葡萄,我如果跟风的话,肯定落后了。”彭玉芳介绍说,“我选择种植露天葡萄,虽然抗击自然风险能力较弱,但它直接经受阳光雨水,更香更甜。”

 

  “葡萄是鸟儿喜欢吃的食物,我们虽然给葡萄套上纸袋子,但它们也能找到,被鸟儿找到的肯定是最大最先成熟的葡萄串。”彭玉芳说,“鸟儿是人类的朋友,我们不能伤害它。”彭玉芳没有象其它地方使用网套,她购买了超声波驱鸟器和喇叭,定期不定期播放,有打枪、放鞭炮、鸟儿受伤的鸣叫声,让鸟儿闻声而逃。

 

  “由于不懂种植技术,第一批葡萄苗死了不少。”彭玉芳说,她每月6000元聘请了一名技术人员和每月2000元聘请了一名工人打理葡萄园,村民临时帮工则是每天60元。

 

  “我每个月的工资开支在一万元以上。”彭玉芳说,“我经营客车的收入,基本上全投入到家庭农场建设中去了。”

 

  彭玉芳的艰难创业,得到了镇政府和县农林局的大力支持。2016年,彭玉芳得到县农林局20万元家庭农场建设资金,对葡萄园基础设施进行建设。走廊、采摘道、机耕道等得到完善,车子可以直接开到园里来。

 

  电话铃响了,彭玉芳接过电话。“我们定120件。”彭玉芳十分高兴,“为了打开销路,还得给咖啡厅、茶楼、宾馆先提供免费品尝,留下电话。另外,就是朋友微信圈传播。”


 013..jpg

葡萄成熟,惹人爱


  “条件改善了,来园子里的人就多了。每天光是来钓鱼的收入,就有几百元。”彭玉兰母亲高兴地说。“每天有收入,心里就不觉得累了。”

 

  “今年,雨水充足,挂果更多了,收入也会更多。”彭玉芳介绍说,2016年,葡萄园初挂果,产果3万多斤,收入了50多万元。

 

  “下半年,我争取绿化费支持,将种植1万株蔷薇,明年,蔷薇开时,我的家庭农场会更加美丽。”彭玉芳发出热情的邀请,喜欢拍照的可以葡萄园游玩拍摄,喜欢钓鱼的还可以在池塘里垂钓。葡萄成熟时,体验采摘的乐趣,品尝各种品种的葡萄。(泸县宣传部供图 曾佐然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