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塘县“康藏阳光”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理塘县“康藏阳光”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这不仅指出了未来农业政策的发展方向,更是揭示了中国农业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和矛盾。如何将我省“三州”及农业发展相对落后地区的小规模农户纳入四川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之中,理塘县康藏阳光农牧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在有“雪域圣地”之称的甘孜藏族自治州理塘县濯桑乡进行了一番有效的探索。

用“赚钱的产业”把当地农牧民组织起来

由于地高天寒,热量严重不足等自然地理条件的差异,理塘县的传统第一产业一直比较落后,农作物品种也比较单一。主要的粮食作物只有青稞、冬小麦、小麦,其次是碗豆、马铃薯、玉米及小量的荞子、葫豆、二季豆和黄豆等,而适合供应大中城市的时令蔬菜种植基本上是一片空白。但近些年来不断的农业实践证明:四川“三州”的高海拔、高寒地区并非不能成为城市“菜篮子”的供应基地;相反,如果辅之于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我省的高海拔、高寒地区反而能够生产出高出市场价格的反季节生态农产品。理塘“康藏阳光”正确地认准了这一经过实践得出来的真理,他们需要的只是转变当地农户的传统种植生产习惯。

只有让农户的投入获得所期待的产出,才是真正的“赚钱的产业”!而什么是适合理塘县半农半牧形态的“赚钱的产业”呢?“康藏阳光”经过几年的摸索,最终拿出了主打的拳头产业种植——花叶白萝卜。

仅2018年,“康藏阳光”所属的濯桑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园区,萝卜种植基地种植面积达到4200亩,产量3.15万吨,产值3000余万元;其中,产业基地带动14户种植户入住园区,种植萝卜面积2050亩,实现销售700余万元。与此同时,还带动起周边康呷、若拉、汉戈、查卡、业务等村400余户,务工总人次达20000余人,带动就业人数180名,务工收益近350余万元,户均8750元,当地参与基地管理、农机驾驶、基地内勤人员共计8人。贫困户不仅获得土地流转租金收益、就地务工收益、承包种植收益等多重收益,还增加了创新创业机会,实现自身“造血”,助农增收,取得显著成效。

康藏阳光2.jpg

正是因为“康藏阳光”萝卜的丰收,也使2018年成为了理塘县的“极地果蔬元年”。依托甘孜州“圣洁甘孜”与理塘县“极地果蔬”区域性品牌,康藏阳光公司在成都濛阳市场、白家市场与简阳宏昊市场一共开设五个档口进行销售,依靠强大的标准优势、品质优势、采后处理优势,使康藏阳光理塘萝卜在单品销售期中处于垄断地位。2018年在高速未通、道路不畅的情况下,运往珠三角市场共计3000吨,其中销往港澳市场36车、940吨。2019年随着雅康高速的全线贯通,理塘县的“极地果蔬”还将积极进取以珠三角为主涵盖港澳台的高端市场,擦亮理塘极地果蔬的金字招牌。

但是,我们必须注意到,“康藏阳光”在理塘县濯桑乡的成功探索,实际上是掌握了两个优势条件,或者说是两个先决条件:一是市场销售的渠道资源,二是种植品种的正确选择,盲目地模仿并不是他人可取的捷径。

“康藏阳光”总裁杨帆坦言:一方面,他们的市场销售和农产品流通渠道资源并不是一朝一夕得来的,而是经过了多年的农产品经营所积累;另一方面,他们在理塘县地区试种的蔬菜品种以及种植技术,都经过了大量的实验。比如:2016年完成了基地全年气象数据的收集,试验示范种植西兰花10亩、莴笋20亩、松花菜30亩、土豆原种50亩;2017年完成莴笋、西兰花、松花菜的漂浮育苗、萝卜试种50亩、进行了大棚水果番茄15亩的有机栽培和莴笋200亩、西兰花300亩、松花菜500亩的试种;2018年大棚草莓有机栽培试种7亩取得成功、大棚水果玉米2亩、油麦菜1亩、生姜2亩的有机栽培试种成功……最终,与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合作,从30个萝卜品种中筛选出3个适合高原地区种植的品种,开始推广种植花叶白萝卜。

康藏阳光5.jpg

自持基地建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必须让体系的主体自己持有农业产业的基地。用“赚钱的产业”把当地农牧民组织起来后,再让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真正地服务于“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真正地让农牧民能够通过发展农业产业脱贫致富,必须要有产业基地的连接,否则,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将会失去服务的对象,缺乏推进的动力。

目前,理塘“康藏阳光”在濯桑乡共流转土地10267亩,建立起了迄今世界上海拔最高、土壤最纯、空气最净的大型农场,其中2367亩为出口备案生产基地。公司以“生产最高品质的蔬菜”为核心,采取农业生产与服务为一体的经营模式,依托理塘县高原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园区,通过搭建社会化服务体系平台,为农户、合作社、涉农企业提供专业技术和生产托管等服务,构建了集创新创业、科研培训、生产加工、冷链运输为一体的专业化农业生产服务平台。

自持规模基地的同时,通过“平台(濯桑现代农业双创中心)+服务主体(康藏阳光)+经营主体(涉农公司、合作社、家庭农场)”,为区域内农业产区提供包括产前的产区规划、订单下达、生产资料供应、农业信息分析、土地整理;产中的农业作业、农业植保、防疫防治、农机支持;产后的采收、分级、冷链运输等全面系统的一体化服务。

2018年康藏阳光投资420万元,先后在国内外购置各种农业机具,实现了大规模产区耕整、机播、植保、中耕全程机械化作业。建设完成了6个100吨的标准化强制通风蔬菜冷库和868平米农产品分级加工车间,濯桑现代生态农业园区种植的4200亩萝卜提供了清洗、分级、包装及冷库条件,将以前蔬菜运输得腐损率从30%降低至5%,分级与冷藏提高了约10%的市场售价;2019年将实现萝卜从种植、采收、分级、包装全程自动化,为理塘县高品质的极地果蔬运往国内外市场提供坚强保障。

自2016年建立了基地气象站,完成了全年气象数据的收集后,“康藏阳光”又建成了10000平米的蔬菜育苗试验中心和1200平米农技培训推广中心,在开展试验性示范种植的同时,对当地村民开放育苗技术培训、拖拉机操作培训、开展蔬菜种植、栽培技术培训推广。

康藏阳光4.jpg

“康藏阳光”清晰地认识到,农业社会化服务业是农业生产经营领域分工协作的必然趋势,既可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向农业结构调整要效益,又能激发内需潜力,引领农业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创新,可以让农业生产经营有更大空间,赋予农民更多的增收渠道,带动农村产业兴旺。

2019年,“康藏阳光”正加快服务创新升级,试点性的开展对周边合作社300亩土地进行土地托管,为产区提供以下九大服务:

农资供应服务,直接杜绝不合格化肥和农药等进入整个产区,从而达到产区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农业生产服务,提供专业化、全程机械化的高效服务,确保产出标准化、高品质的农产品;农技推广服务,推广育苗、栽培、病虫害防治技术,农副产品加工、保鲜、贮运技术,农业机械技术和农用航空技术,农田水利、土壤改良与水土保持技术,农业环境保护技术,农业气象技术以及农业经营管理技术等;动植物疫情防控服务,有效防止外来有害物种侵入;农产品质量监管服务,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不断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整体水平,从源头确保农产品生产规范和产品安全优质;农产品流通服务,构建城乡双向的市场流通体系,让农产品、农资在城乡高效流通,塑造农村商品品牌化;农业金融服务,依托政府,搭建农业产业发展融资平台,提供信贷咨询、融资、理财、农产品保险办理;农业信息服务,全方位为产区农户、涉农公司、合作社、家庭农场提供产销参考;农业经营服务,农业物联网和电子商务销售,农机具销售、研发和维修、农业技术开发和技术转让、广告经营,开发农业观光旅游、果蔬采摘等适宜发展当地农村经济的其他经营活动。

结  语

理塘“康藏阳光”的具体实践证明,在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条件下,通过“公司+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逐步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创新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做优做强优势农特产品,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也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文/谭勇)